發現孩子最好的,勝過給孩子最好的


 


如果問父母,你能給孩子什麼?這個答案可能將會洋洋灑灑。在物質與精神上,父母能給孩子的當然很多,尤其是對孩子有所期許的父母、雙薪家庭缺乏時間陪孩子的父母、以及少子化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總是急著要給孩子最好的,提早學英文、用最好的電腦、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及給孩子更多的責任、自主、關愛……等等。但如果問父母,你能發現孩子什麼?這個答案卻不會很複雜。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的是正常與不正常。例如,成績好是正常的,成績不好就要想辦法補救;說實話是正常的,說謊就要糾正。另外,有些父母則能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但也可能會說:這孩子雖然很老實,可惜成績不夠好。為了幫助父母解決困擾,親職教育的焦點多半會關注在孩子的不正常與缺點上,而致力於教導父母有關行為輔導,讓孩子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以及強調給孩子什麼,才能讓孩子避免失敗。

其實,除了行為輔導與給孩子最好的之外,父母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發現孩子最好的部分。因為不論最優秀的行為輔導專家或是自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父母都不能否認一個事實,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零缺點的。縱使父母在教育輔導與付出給予上盡最佳的努力,如果一直看到孩子的不完美,那麼換來的只有更大的挫折無力感,以及對社會環境的不滿。與其如此,何不選擇另一條路,去看看孩子最好的部分呢?

幫助孩子創造幸福的人生,不是去塑造一個沒有缺點的孩子,而是去發現孩子的長處。如果父母能夠建立起這種教養觀念,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關係,還可以幫助孩子對自己、他人與任何困難,發展出正向積極的態度。以下幾項原則是基本觀念,提供給父母參考:



  1.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一定要有接納不完美的勇氣。不要對孩子的不完美大驚小怪,也不要日夜煩惱孩子犯了什麼錯。教養孩子可以從發展孩子的長處出發,例如鼓勵孩子去想一些新奇與有生產力的做事方式、支持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得到、讚美孩子對他人有同理心、在孩子不怕困難失敗時加油打氣……等等,而不一要非要從糾正與補救孩子的缺點做起。


  2. 教養孩子的時機不是在孩子行為不端或犯錯的時候。許多孩子行為不端的目的在於引起注意、爭取權力、進行報復、或者就是不希望父母再對他們有所要求,父母千萬不能讓孩子覺得只有在犯錯的時候才能突顯出他們的重要。如果平常父母能夠去發現孩子的長處,讓孩子體認自己的價值與貢獻,那麼父母就可以減輕煩惱孩子會以行為不端的手段來顯示自己的重要,孩子也不會因為自己一時的過錯失敗而全盤否定自己的價值。


  3. 將逆境與危機視為挑戰。給孩子最好的,並不一定對孩子最好;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千萬不要幫孩子做,依賴的孩子將會要求更多。如果父母給孩子過多的保護,同時也將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與承擔責任的機會;太過負責任的父母有時會成為孩子不負責任與無能的淵藪。父母應該將逆境與危機視為挑戰,提供挑戰的機會讓孩子發展長處,孩子才能從長處展現中得到快樂、成就與自尊。


父母們,不要問自己:難道我給得不夠好嗎?而要問自己:從孩子身上,我發現夠多的好嗎?如果今天孩子帶著一個97分和一個79分的成績單回家,你選擇和孩子討論那張97分的成績,你將會發現孩子臉上自信的笑容,這個笑容也將為你帶來歡樂。想想看笑容與歡樂,不就往往能夠抵銷那些不完美的部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幸福教練-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